耳朵进水的原因
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外耳就是外耳道,是常常进水的地方,外耳道的深部是鼓膜。鼓膜是封闭的,把中耳跟外界封闭住,防止异物、脏的细菌进入。往耳朵进水经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比如夏天游泳或者洗澡的时候,洗头的时候会有水进到外耳道里面,这种情况下不用害怕,因为外耳道是一个盲端,它是封闭的,进了水以后会自己排出来,不会进到脑子里或者进到中耳里面去。外耳道进水以后,如果自己无法排出,可以侧头,然后抬起一只脚跳几下,在压力的变化以后,水会从外耳道流出来,就不会影响到健康。如果外耳道里面的水不能及时排出来,经常使外耳道处于一种潮湿的状态,在潮湿缺氧的状况下,可以引起真菌的生长。所以外耳道进水一定要及时把它排出来,跳一跳或者拿棉签擦一擦。
预防游泳时耳朵进水
1、游泳前要做好检查。外耳道有耵聍时应当取出,否则泡涨后容易引起疼痛发炎。患有中耳炎的人,如鼓膜有穿孔,脏水进入中耳,可使中耳炎加重。因此,中耳炎患者不宜游泳。2、游泳时用蘸有凡士林油的脱脂棉塞紧外耳道,可起保护作用。3、游泳后应及时把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净。排水时,头部歪向积水的一侧,用同侧的手掌轻轻拍打头部,就可将水排出。如耳内发痒,可用75%酒精棉轻擦外耳道,禁用手挖。如感到耳内疼痛应及时治疗。4、跳水要注意姿势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拍击,以免发生鼓膜外伤。5、万一还是进水了,就把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左耳进水就右脚单腿站着跳跳,右边反之。当然,以上方法都尝试过之后仍然觉得耳朵不舒服,那就极有可能是耳朵生病了。耳朵进水后耳部常见疾病耵聍栓塞: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遇水后膨胀,完全阻塞外耳道,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甚至眩晕。
2.外耳道炎:游泳致耳道过分潮湿,容易使耳道内皮剥脱形成湿疹,搔抓、掏耳引起的皮肤破损可使细菌或真菌侵入耳道组织,引起感染。急性常表现为耳痛、灼热、可流出少量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慢性者外耳道发痒,少量渗出物。3.中耳炎:鼻腔呛水,池水容易进入鼻咽部通向中耳腔的咽鼓管,细菌或霉菌也随之而入引发中耳炎;如若游泳者鼓膜破损,细菌可直接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症。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流脓,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