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湿疹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恼人的湿疹,你从何而来
TUhjnbcbe - 2022/2/23 13:57:00
得意妈妈:年6月,带着儿子回乡下,当时季节特别潮,一回去又天天吃肉,没两天孩子背上就起了湿疹,我就用艾灸试了试灸神阙,大概几分钟吧,背上出了薄薄一层汗,过一会疹子就消了。因为孩子体质不错,症状又是刚刚出现,病邪还在表层,所以艾灸后见效很快。梅雨季节的时候,孩子背上也好发急性湿疹,同我一样,身边不少的妈妈也被小儿湿疹所困扰。

这恼人的湿疹,你从何而来?

湿疹(如果引起您的不适我很抱歉^_^)图源:网络现代医学是这样介绍的,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且易反复发作。症状以红斑、丘疹、水泡、脱屑、瘙痒、糜烂、渗液等为主,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属于过敏,由于引发过敏的内、外因素复杂且很难明确,常用口服抗组胺药和外用皮质类激素来治疗。中医认为湿疹的根本在脾胃,湿邪是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因脾失健运,对水液的气化失常,致使湿邪内生,又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外相搏于体表皮肤而发病。WHY?又是湿邪?小朋友身上哪来这么多“湿邪”?WHY?分明是长在皮肤上的病,为什么由脾胃来背锅?话说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养物质)。运者,就是让它活动起来,走起来、动起来,水谷、精微、糟粕,在人体内都不能久停,不能一直聚在一起。精微就得四散到我们全身;糟粕就得排到大肠、排出体外;水液也需要变成津液遍布我们的全身。这是要运的,靠的是脾胃。化者,化就是变化、消化的意思,把我们吃起去的各种物质,中医称为水谷,精微的变成了营养,废弃的变成糟粕。

如果脾胃功能出现障碍了,会怎么样?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湿邪最容易缠住、困住“脾”,使脾气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完成“运化”,其结果会导致一些水谷不能够及时被消化、被运化,而是停留在体内,聚集起来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ù)!停下来,聚集起来,就会坏事!湿性重浊,容易停留在人体下半身。图源:网络人体一向自带全方位扫描及清除功能,如果这些“垃圾”不能及时从大、小便的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就会动用“皮肤”这个最大的器官,接过排*接力棒,希望从皮肤这个通道赶出去。当人体正气偏弱,一时间赶不走这些“湿邪”时,就会纠缠在体表,正气忙于驱逐体内湿邪,又对外来邪气疏于防御,内外夹击,一些皮肤病的症状就出现了,瘙痒、水泡、渗液等,如“湿疹”之类的。就这样,由于湿停留在人体,一方面困扰脾胃,使脾胃不能很好地运化水谷精微;另一方面湿邪内蕴,可化寒化热,而出现寒湿、或者湿热裹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湿邪侵犯人体以后,会产生缠绵难愈的现象,这也是湿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这些个出现在皮肤上的“各种状况”,究其原因是竟是“脾胃功能不足”惹的祸!也就是说“湿邪”来源于孩子的脾胃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解除皮肤之患是在治标,调理好脾胃功能才是治本。

中医治疗湿疹第一治:“健脾”+“祛湿”

兼有湿热的要清热利湿,兼有寒湿的要温阳化湿。只有去除滋生湿疹的温床,标本兼治,效果才能比较理想。接下来这一点要重点说明,这些“湿”从哪里来的呢?湿的来源有外湿和内湿两种。在潮湿的天气或潮湿的地方,外界的湿气侵袭人体,被称为外感湿邪。它们可以从人体的皮、肉、筋、脉达到体内,所以老话说“不要久坐湿地”。另外呢?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垃圾)停聚在体内,则被称为内生湿邪。而“脾失健运”往往是现代人“作”出来的。比方说,日常饮食中常好喝酒、吃肉,老吃细粮,再加一些水果,中医将这些称为“肥甘厚味”。图源:网络譬如海鲜鱼类、水果大多属于寒湿之品,奶制品容易生痰湿,喝完就觉得口里有黏腻感,甜食也是如此。常爱吃这些东西,湿气就会比较重。《*帝内经》里倡导“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中医治疗湿疹第二治:“养”、“防”为主

养,调养脾胃以“固本”,改善饮食习惯,加强人体抵抗能力。防,注意对皮肤的保养及防护,调整好生活作息,加强锻炼,避免顽疾反复发作。话说到这里,还记得前期我们提到的“培土生金法”吗?五行中,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土是肺金的妈妈,母肥子壮,妈妈身体强健,才能照顾好孩子的身心健康。肺又主皮毛,意思是说皮肤的主管上级领导是“肺金”。当我们养护好脾胃(母系统),就能更好地照顾肺(子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肺的卫外功能,增强抵抗力,当然也可以解除皮肤之患,同时还附送治好鼻炎、咳嗽,是不是一举多得的惊喜呢?所以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吧!对于小儿也好,家长也好,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可谓重中之重呀!

面对恼人的湿疹,如何处理呢?

湿疹的分型一、寒湿型症状:皮疹颜色暗淡不红,有色素沉着、皮肤粗糙干燥、舌质淡,舌苔白或腻、吃了凉的会拉肚子,易反复发作。中成药:推荐霍香正气水、午时茶外治法:1.艾灸:选取健脾袪湿的穴位——足三里、阴陵泉,每穴灸5—8分钟,以轻度潮红为佳。足三里、阴陵泉图源:网络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2.推拿:捏脊捏脊图源:网络3.艾叶、花椒煮水外洗二、湿热型症状:皮肤起红斑水疱、瘙痒剧烈、有烧灼感、流*水,舌质红,舌苔*或腻。中成药:复方*柏洗液、百藓夏塔热(藏药)急性发作期:可用清热解*袪湿的蒲公英、金银花、马齿苋煮水外洗缓解期:可以用艾叶、花椒煮水外洗以上方法均是在“治标”,要想彻底断根,就须“治本”,养护好脾胃才是王道!文章

万敏审校

吴玖斌、徐鹏翔排版

紫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恼人的湿疹,你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