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民立性命
为往圣继绝学
现在我们来讨论“祛湿”,问题来了,湿,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又该往哪里去?我们要象大禹治水一样,先下功夫,梳理一番啊。
各位看官,请准备好耐心,待我一条一条梳理。隔壁的大嫂等不及,"湿"得都要出水了(肥胖、胸闷、疲劳,整天拉烂便,还脾气着急),还要抓紧时间去熬她的“薏苡仁红豆”,就不打扰她了,让她去吃吧,等她称体重压力依旧山大,或者瘦下来后,但,照镜子看到“枯色”的脸,她会再来问我们的。
现在我们梳理这个“湿”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这个湿,到底什么吗?不知道湿的来龙去脉,就靠道听途说的“薏苡仁红豆”就祛湿了?不可能!
上图来自网络
湿是什么?湿,作为中医名词,有其甚深含意。人生在天地间,要感受天地间的气。这个天地间有六气——风、寒、燥、暑、湿,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无风不长,无寒不藏,无湿不化。
湿土,湿土,土不湿便不能生万物啊,看看荒芜的沙漠,如果有湿气了,就一定变绿洲。从沙漠变绿洲,我们就可以理解到,湿和土、水、温度有关。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是湿,而湿要和土一起才能生化。
湿,可以润,可以化,生命不可或缺。当太过或者不及时,这六气也就变成了六淫,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湿导致疾病就是六淫之一。把种子埋到土里,加水是湿土,从种子到发芽,就是化。土太刚,没有水,就不是湿,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太湿,偏热或者偏寒,种子都可能腐烂,也不好变化出芽子。人的外环境也一样,太湿,太干,都会不适,甚至长病。比如,我的一个病人,十多岁的时候,暑天大哭一场睡着地瓜地里,开始长牛皮癣。这个是地瓜地里的湿气是致病的因素。阴雨天,感染脚气的病人多,也是湿气。这样六气就成了六淫。
人类在社会进展中,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建筑啊,家具都防止湿气的产生。到农村去,一位李大妈,关节肿大,痛。我到她的院子里看看。南墙跟很潮湿,她就坐在南墙根乘凉,土很湿,土里有很多土鳖虫。我跟大妈说,那这个土鳖虫六个加一些桑树枝、苍耳叶,知桃子(凤仙透骨草),煮水热敷关节。关节果然好了,以后也不去南墙根坐着择菜聊天了,未再听她说关节痛。
上图来自网络
刚才说的是外环境的湿,湿气大的地方,都爱吃辣椒,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靠近长江的地方,都爱吃辣椒,辛可以散湿。零食也是辣的,辣条,周黑鸭,麻辣鸭脖一类的。
而到珠江流域,湿气也很重,大家反而不吃辣,饮食清淡。街头巷尾都卖酸也,番木瓜、白萝卜、杨桃之类泡制成酸的,叫酸也,出汗太多,吃一点,心里舒坦。也吃淡一些的,如龟苓膏。为什么?这个长江流域的湿,偏寒湿,而珠江流域的湿就是湿热了。寒湿要辛散,湿热就要用酸来收外散的热,用甘淡的来渗利。
同样是长江流域,上海人,却很少吃辣,有些北方朋友去了上海,吃点辣椒,就要犯痔疮。对比成都、重庆,上海地势低,土薄,因为是入海口,水湿大,土气不足,所以土太薄,上海人爱吃甜食,各种精致的甜点,饮食也偏清淡。花椒、辣椒、厚朴、陈皮、姜、白术、茯苓、藿香,苏叶、砂仁、白豆蔻、草果、香叶可以祛湿,而这些中药生活的环境都是很湿的。
通过观察外环境,我们发现湿,有寒湿和湿热的差别。湿,是水变的。早晨湖泊、河流水面上有青烟一样的雾气,就是湿,一般说潮湿。在温带地区,每年的七八月,夏秋之交的长夏,湿气就比较明显。
湿很容易和热或者寒结合,为什么?当火蒸腾水的时候,这个热热的水蒸气就是湿热。在热带,下午下过雨后的马路上这个湿热最容易感受,澡堂子里的湿,也是湿热,北方人可以感受。这个湿热让人气闷,心烦,欲吐,肌肉酸软,乏力(同气相求,热与心相关)。
寒湿呢,在冬天的河边,坐一会,肌肉、骨头都痛,这个是寒湿。下雪天,冬季的雨天,那个冷的苦楚,除了寒还是夹着湿。下雪不冷化雪冷,雪化了的那个天,也是寒湿。实在不行,可以来看冰箱的冷冻,把手放进去,那个感觉,就是寒湿。湿,因为温度低,水无力蒸腾,就会粘着,夹着寒,痛入骨髓(同气相求啊,寒与骨,与肾相关)。
湿气,弥漫的时候,如大雾天,人的脾胃是不舒服的。有外环境的湿,就有内生的湿。二者相关联,又有区别。人体内湿的产生,是火和水的蒸腾气化关系出了问题。人体内部一样有水和火,内部水火关系出问题,一样会产生湿。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闭上眼,想象一下啊,我们的脾胃就是肚子这里是锅,锅的材质不同啊,有厚有薄。锅的下边就是,在我们小腹这里,就像灶底的火(肾),生命就是靠着这个火种在运作。
锅的上边还是有火(心),这个灶的结构就像我们的双面加热的电饼铛一样。这个肝,就像鼓风机或烟道一样,可以加大火力,一部分火也可以通过烟道上走。
火加热锅里水和食物,水气就蒸腾起来,这个肺就像盖子,或者冷凝器,水蒸气上腾,为了维护水的循环,从肺这里降下去,输布到皮肤七窍,多余的水还会从膀胱排出去。
水火有个无形的通道,中医叫三焦。这个三焦中水火的状态不同,上焦如雾,弥散着。中焦如沤,沤烂食物。下焦如渎,就像三角洲附近的湿地沼泽地,通过最后的水体净化,留下有利有生化的物质,排泄多余的水。
所以体内正常的水循环,跟心肝脾肺肾都相关,跟三焦通道也有关系。
所以,体内湿的来源:火弱,水蒸腾不及,锅坏了。
导致火弱无力蒸腾水的原因
01
过食生冷,包括水果、凉拌菜、性偏寒凉的药物
02
外用空调,汗出不彻,湿阻皮毛腠理,各种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痒而缠绵,皮肤容易溃破,出水,就跟梅雨天一样,病程漫长
03
空调,风扇太过,湿阻关节,肌肉,筋,各种关节痛,风湿病等
04
不食谷物,脾胃虚弱
05
过食肥厚,脾这个锅里沤烂了
06
活动太少,久坐伤肉从而伤脾,脾这口锅出问题,水湿横流
07
外邪入侵,处理不当,伤脾胃。如早上穿少了,被冷风吹了,头痛,嗓子痛,又不考虑致病因素,认为嗓子痛就是发炎,吃什么蒲地蓝、蓝芩、金银花、板蓝根之类的苦寒中药,伤及脾胃
08
思虑过度,心脾肾疲惫,火弱
09
房事过劳,伤及下焦火
10
肝气不舒,烟道不通,风力不足,火也不足,水湿弥漫
体内湿的来源,有没有湿热的呢?也有,碰到事情,着急,动怒,本身就有湿,湿和动摇起来的火夹杂,口唇湿却多裂口,睡眠流口水,说梦话;长带脓头的疮;耳中流*脓等等。
陈正溪
年起跟随广西中医药大学刘力红博士,致力于传统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研究。擅长治疗感冒、鼻炎、咽炎、哮喘、咳嗽、肺气肿、肺纤维化、皮肤病、脾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肝胆病、各种妇科病、风湿类风湿、失眠等各种疾病。
年开始学习应用五行针灸,师从英国诺娜、荷兰龙梅老师,治疗失眠,焦虑,抑郁,各种压力下的亚健康。针药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
陈正溪医师目前隔周在同有三和上海医馆出诊,咨询、预约请扫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