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胆、脾、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解*。
主治:心火炽盛,烦热神昏或心烦不寐,目赤肿痛,湿热呕吐,泻痢,痈疮肿*等症。
*连的作用
抗溃疡: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抑制胃酸分泌: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保护胃粘膜: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
抗炎镇痛: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抑菌: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连的功效
*连,味苦性寒,苦可泻火解*、燥湿;寒可清热;入心经能清心经实火;入胃经能去胃火;入胆经能清胆经湿热;入大肠经能清大肠经湿热而治疗痢疾。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解*之力俱佳,是治疗心火亢盛、心烦失眠、胃热呕吐、中焦痞满、湿热*疸、湿热痢疾、血热吐衄、目赤红肿、疮疡肿*、湿疹湿疮的常用药。
入胃经而清热利湿
入胃经而清热利湿,治疗湿阻中焦、气机不利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配伍半夏、*芩、干姜,也可配伍紫苏叶使用;治疗肝火犯胃所致的胸胁胀痛、呕吐吞酸配吴茱萸使用;治疗脾胃虚寒、呕吐酸水配*参、白术、干姜使用;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配知母、麦门冬或*柏使用;治疗肾阴不足、心胃火旺所致的消渴配生地*使用;治疗胃火上炎引起的牙痛配升麻、细辛同用;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口疮配*柏、升麻使用。
入大肠经能清肠治痢
入大肠经清热利湿能清肠治痢,为治痢要药,目前市售*连素片是治疗痢疾的常用有效药物之一。
治疗湿热痢疾配白头翁、秦皮、*柏使用;治疗休息痢、阿米巴痢疾配鸦胆子使用;治疗虚寒痢配人参、炮姜、土炒白术使用;治疗湿热泄泻配葛根、*芩使用。
入胆经而治湿热*疸
入胆经清热利湿而治疗湿热*疸,常配伍茵陈、栀子、大*使用;还可治疗肝胆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常单用煎水外洗或配元明粉外洗或配栀子、柴胡、*芩等内服;煎汤浓缩后滴耳治疗耳内流脓。
清热利湿、清热解*,善于治疗痈肿疮*、湿疹、湿疮。治疗痈肿疮疖可配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使用;治疗湿疹、湿疮可配薏苡仁、苍术、*柏使用,也可浸泡*连取汁涂抹患处,该方法治疗外耳道湿疹、口唇周围湿疹疗效独特。
*连的食用方法
*连阿胶鸡子*汤
基本材料:鸡子*2枚,*连12克,*芩3克,阿胶9克,白芍3克。
制作:先煮*连、*芩、白芍、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搅拌均匀。
服法:热滚,分3次服。
功效:清热育阴。适用于热邪入营、伤耗营阴心液、发热不已、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宜忌:舌苔厚腻者忌服。
*连有关的文献
《本草》云:龙骨、理石、*芩为之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鲜皮,畏款冬花,胜乌头,解巴豆*。
《药性赋》:味苦,平,气寒,无*。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泻心火,消心下痞满之状;主肠澼,除肠中混杂之红;治目疾暴发宜用,疗疮疡首尾俱同
《名医别录》:微寒,无*。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味厚气薄,阴中阳也。升也,无*。
《本草图经》:*连治目方多,而羊肝丸尤奇异。盖眼目之病,皆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连治之。血得热则行,故乘热洗也。
本品苦寒,易伤阳气,凡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应慎用或经适当配伍后应用。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