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湿疹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日方剂龙胆泻肝汤
TUhjnbcbe - 2021/5/6 21:19:00
专家详细介绍白癜风丸说明书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龙胆泻肝汤

歌诀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组成

龙胆草(酒炒)(6g),*芩(酒炒)(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20g),柴胡(10g),生甘草(6g)。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两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主治

1、功用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2、主治

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脉弦细有力。

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臭等,舌红苔*腻,脉弦数有力。

方剂释义

本证多由肝胆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治疗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为主。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肝胆实火上炎,上扰头面,故见头痛目赤;胆经布耳前,出耳中,故见耳聋、耳肿;舌红苔*,脉弦细有力均为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肿,阴痒,阴汗,妇女带下*臭。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共为佐药。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不伤正,泻火不伤胃。

方剂运用

1、本方用于肝经火热实证、湿热下注证,临床应用以头痛目赤,胁痛,口苦,阴肿,阴痒,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臭,舌红苔*,脉弦细有力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加减化裁

肝胆实火热盛,去木通、车前子,加*连泻火;若湿盛热轻者,去*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阴囊囊肿,红热甚者,加连翘、*芩、大*以泻火解*。

使用注意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皆为泻肝经实火之剂,其不同点在于: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并能清利湿热,且能兼顾滋养阴血,使祛邪不伤正用治肝火上炎,湿热下注证;泻青丸泻肝火,并能疏散肝胆郁火,宜于肝火内郁证;当归龙荟丸则备集大苦大寒之药,着重于泻实火,使从二便分消,乃攻滞降泻之剂,用治肝经实火证,非实火上盛不可轻用。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然皆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也。而妙在泻肝之剂,反作补肝之药,寓有战胜挽绥之义矣。”

E/N/D

声明:内容源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编辑:半夏

审核:虫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方剂龙胆泻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