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56岁的吴先生(化姓)从海口找到慈铭博鳌,他就因为耳朵特别痒,已经困惑近三年了,难受时,他就会拿筷子去扎耳朵,求医时耳朵都被自己扎出血了。
朱博士通过询问、检查发现,吴先生的内耳,外耳并没发生任何器质性病变,听力良好,未见任何真菌及湿疹表现,诊断其实际就是焦虑抑郁综合症。
吴先生称,医院被当作真菌感染来治,无任何治疗效果,后在医生指导下吃了2年的激素,外耳道瘙痒时好时坏,但是激素治疗导致的躯体肥胖和骨质疏松已经非常明显,体重增加到公斤,简直是生不如死。
朱博士认为,情绪造成的原因占30%,70%的原因是神经官能症的改变,也就是长期心理压力导致的外耳道神经性皮肤瘙痒,平时总感觉在痒。朱博士于是就用一块医用粘膏(长宽约1公分)粘在吴先生的外耳道外侧,不到四秒钟,奇痒的感觉就消失了。吴先生认为朱博士给他贴的粘膏很管用,提出愿意出很多钱来买这个粘膏。朱博士给他解释说,这个粘膏就是平时打针用的,一大块也就几块钱,这并不是粘膏管用,只是找到了病因,小方法就能解决大问题。
吴先生听完这话,“扑通”一下子就跪在朱博士面前,像是救了他命一样,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谢,好不容易才把他劝说起来。吴先生怎么也没想到,朱博士问诊花了半小时左右,问的如此详细,最终找到了真正的病因,要算药费就是粘膏,几块钱都不到。就诊结束时,吴先生坚持要买几块粘膏带回去,平时在家要在耳朵同样位置继续贴着。
两周后,吴先生给朱博士回复说:“太感谢您了,完全不痒了,生活又回到了正常。”
朱博士在接诊
每月定时晕厥来慈铭一周康复67岁的刘女士(化姓),当她得知乐城先行区有很多特效药,特地从湖南长沙来到乐城,她此次来就是求治自己患的“怪病”:每个月第一个周的周三下午2点到4点之间,准时会有心脏病发作,会瞬间倒在地上晕厥。在当地做了很多检查,医生也给她用了很多药,就是不管用。奇怪的是,她平时不发作,就是自从去年11月份第一次发病后,变成每月第一个周三下午,几乎是固定时间晕厥,家人用针扎试她的脚都不醒。朱博士接诊,听了讲述后,建议她下个医院住一晚,作为医生好在周三发作时再观察。
今年6月初,刘女士在女儿陪伴下医院,朱医生问诊用了近一个小时,问诊时还让家人特意回避,好让刘女士敞开心扉讲述近年来的生活状况。在叙述过程中,刘女士在朱博士询问引导过程中失声痛哭了。原来,在她丈夫去世的时候,刘女士去超市买东西了,等她回到家,发现丈夫已经倒在地上,经抢救无效死亡。就为这事,刘女士很内疚,后悔不该去超市买便宜鸡蛋没有及时陪伴在丈夫身边,丈夫却因心梗发作离世。这个内疚就引发她每次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倒在丈夫当时倒下的地方。
朱博士介绍,其实刘女士没有心脏病,就是因严重内疚造成的压迫感,让她即便用针扎脚部都不感觉疼痛,这是躯体化改变,这种症状完全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来治疗。
医院住了一周时间,医生主要是给她作心理疏导和指导有氧运动锻炼,医院就有游泳池,住院期间也就仅支付7天的住宿费和诊费,她就开开心心地离院了。医院时,刘女士还是特意地问医生是不是要开点药。朱医生说,根本就不需要用药,行为认知疗法就可以。
“平时也有这种患者,病治好了还要医生开点药,不给开药反而觉得奇怪,认为不开药就没有治什么病?”朱海鹏说,“久病成医”,有些患者之前已经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乐城,看这里到底先进在哪里。
“我认为,只有把人文与技术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医疗。”乐城先行区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药物、先进技术,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就是治病的手段多样化了,但是最终对每个患者是不是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关怀,这才是对我们先行区每一位医生最根本行医理念的考量。
正如朱博士所说:医疗永远是人命关天,如履薄冰。医院首席专家朱海鹏博士
用关爱守护医者仁心很多人可能会有同样的疑问!
来海南慈铭博鳌求医看病很贵吗?
不一定,有的肿瘤特效药确实贵,但也有花小钱就能治大病的,关键是看医生能不能找准“病根”,以人为本,精准施策。
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医院首席专家朱海鹏医生,秉承韩小红博士“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者仁心,用亲手诊治的病例说明,慈铭博鳌是人们眼中的高、大、上,但普通老百姓的疑难杂症也可以来这里得到有效治疗,医生会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花费可能并不一定高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