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
新生儿有眼屎较为常见,由于眼睛里的分泌物较多,每天可用棉球蘸生理盐水给宝宝擦拭一次眼角,注意方向为由里向外,干万不可用手拭抹。如发现眼屎过多或是眼睛发红,待擦干净后,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滴治,每天3~4次,每次1滴。
给新生儿滴眼药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当你用手指将宝宝的上下眼帘分开时,他反而将双眼闭得紧紧的。此时可背着光线,水平地将新生儿抱起来,轻轻地上下摇动新生儿的上身和头部,他会自动睁开双眼,这时就可将眼药水或眼膏滴进去,主要滴在下眼脸的里面。
鼻腔
婴幼儿鼻腔较为狭窄,分泌物很多,若是没有立即做清理,呼吸时空气中混有的杂质灰尘进人鼻腔与之混合,会变干形成鼻痂。可用棉签蘸水或植物油在鼻腔前部擦拭,但不可过深,以免损伤鼻黏膜。
耳朵
耳屎是由外耳道内皮肤上的耵聍产生的一种分泌物,多数新生儿的耳屎呈浅黄色片状,也有些呈油膏状,附着在耳道的壁上。一般耳道内分泌物是不必要清理的,只要洗脸时注意耳后及耳外部的清洁就可以了。由于宝宝吃奶时面颊需要活动,耳屎常有松动,会自行掉落。掏耳垢会使耳朵发炎,所以不要管它,如果你对此感到有些担心,需咨询医生后处理
口腔
长牙前
口腔的保健应在宝宝出生后不久便开始。
科学的喂养方式有助于牙齿健康,在喂代乳品时不要摄入过多的糖分,喂养时奶嘴应该放在宝宝上下牙之间,减少食物直接与牙齿接触的时间,喂食后应给宝宝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道,以防被细菌利用破坏牙齿。其次,要讲究喂食时间,不要睡前喂食,以免限食后宝宝很快进人睡眠状态,唾液分泌物减少或停止,牙齿得不到清洁,易发生“奶瓶龋”。
宝宝出牙时间因人而异,最早从4-5个月起开始萌出第一颗牙。在长牙前,爸妈应在喂奶后或睡觉前用温热水浸湿的纱布轻擦宝宝口腔内各部分黏膜和牙床,以去掉残留在口腔内的乳凝块。实践证明,这种清洁方法不仅能清洁口腔,而且能促进宝宝口腔黏膜、颌骨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出牙后
流口水对小宝宝来说是正常现象,4个月以后的宝宝,添加菜汁、吸吮手指、长牙等都会刺激唾液的分泌。加上后期乳牙的萌出,宝宝的口腔小而浅,吞咽功能又不健全,口水常“溃堤.做到以下几点就能从容应对“口水横流”
●及时擦洗
宝宝一旦有口水流出,应马上用干净卫生的小毛巾给擦掉。由于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微,擦时候要小心,最好是“沾”。选择的小毛巾也应是质地柔软、吸水强的棉布手帕。经常用温水洗口水流到的地方,涂上润肤霜或油脂类的东西,保护宝宝稚嫩的皮肤。
●勤换勤晒
宝宝一流口水,会把衣服、枕头、被褥等弄湿。所以宝宝的衣服、围嘴要经常换,防止细菌滋生。枕头、被褥等也要勤洗勤晒,在太阳下晾晒杀菌。
●不要常捏宝宝脸颊
在宝流口水的阶段,跟宝宝嬉戏玩耍时不要总是捏宝宝两边胖乎乎的脸颊,那样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加重宝宝流口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