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轰-7顺利闯关危险天气
7月31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中国空*在这里创造历史
*马兰机场。
8点20分,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从停机坪开始缓缓滑出,巨大的身躯由白、蓝、绿构成图案,尾翼上画着五星红旗,旁书4个大字——“中国空*”。卷起巨大的烟雾像龙卷风一样,在机身后升腾。
飞机经过塔台时,在座10位身着迷彩服、空**服,佩戴陆*、空**衔的将*全体起立,向飞机敬礼。
战机飞向远方时,送行的一位空*首长脸上顿时闪现出掩饰不住的笑容。直到战机渐行渐远、像一片银色融入蓝天时,他依然专注地望着远方,一动不动。他一只手似乎有些僵硬地拿起湿毛巾擦嘴。我在想,这位将*的心中会是怎样的感受。
曾几何时,中国空*走不出去,我们的天空充满着列强的战机的喧嚣声;而今天,在此时此刻,我们自己的飞机飞出去了,中国空*的翅膀硬朗起来了,带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去异国的天空执行反恐维和演习任务。
其实今天飞机是提前起飞了。“执行任务赶早不赶晚。”昨天在*昌吉,空*运输分群指挥员郑元林告诉我,天气由他们自己来把关,他们给导演部陈述的理由是“与国际航空业接轨”,其实他心里最清楚,这是为了更好地快速地充分地完成任务。
7月27日先遣组飞行。气象台预报航线上有多块浓积云,但他们坚持要飞,因为“看云图的气象资料可飞”。难道飞行员比气象员还能更准确地预报天气?
飞行员相信自己的感觉。此前几天的夜航,气象台报航路上(大约500公里之外)天气不好,建议在本场周围转圈。“不管它,飞出去!”郑元林接到预报后决定。
那天飞机在航路上的确很颠簸。一下飞机,他就高兴地说个不停:“看看,气象台报得不够准确吧。”自信从何而来?他说:“一是飞行员就是云之子,相信自己对天气的感觉;二是现有的气象预报手段和条件难以准确预报千里之外的气象条件;三是机载雷达也有能力当遇有不良天气时绕飞或返回。”
今天一起飞,直到8月3日(8月2日休息一天),他们每天往返数千公里(单航程2700公里),空中飞行9小时。“我原想不休息,这是大强度连续飞行,还得喘口气。”郑元林说。他们以前单程或单机出国的强度、时间都超过这次,每年进藏飞行连续飞16天。
10分钟后,又一架战机滑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今天,中国空*在这里创造历史!中国战鹰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实现新跨越,真正向攻防兼备的新型人民空*迈进一大步。
战略投送能力是什么?照作战术语解释,远程投送能力是显示一个国家*事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海上投送和空中投送两个方面来体现。战略空运能力对于未来战时迅速反应、快速应对危机、控制战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和俄罗斯等*事强国都非常重视战略空运能力,普遍拥有强大的战略空运力量。例如,现在美*每次发动战争,它的大型运输机一动,世界就知道战争开始了。
每架战机滑过塔台,这位空*首长都会立即带头起立。8月1日才换新*装,今天他让工作组的人员全部换上了新*装!
在视察空降兵部队登机时,凤凰卫视问这位空*首长:“当部队凯旋之时,你还会来迎接吗?”他回答:“如果工作安排得开,我一定来!”
战机很顺利地飞到了巴尔瑙尔机场,途中一点颠簸也没有,俯瞰俄新西伯利亚大平原就像一幅艳丽的油画。此刻我想,俄罗斯出了那么多油画大师,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在大飞机上等着起飞。16点30分,郑元林的飞机已经返航。从上空飞过看到我们,他给空*运输分群带队长机机长胡纪峰用海事卫星打了个电话,说云底高八九千米,天气情况复杂。沙戈尔机场在乌拉尔山脉包围中,周围的湖泊又多,经常有对流云(浓积云)。
飞机一直在待命。到20点,对讲机传来通知,确定不走了。送行的空*首长因为这件事改变行程一直待在昌吉没走,并指示前方:“一不要着急,二不行就住一晚,三不要夜航。”
协调100多号人在陌生的地域吃住,想起来都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可他们很快就解决了。
8月3日 星期五 晴
一到沙戈尔机场,触目所及全是年轻帅气的俄罗斯小伙子
我们11点从巴尔瑙尔机场起飞,12点入云,有些颠簸,云底很高,点点的淡积云。临近沙戈尔时,我看到众多的湖泊和大片分散的城市。歼轰-7四机编队从前面飞过,13点降落在沙戈尔机场。
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张建平说:这种大规模、高强度、跨国界、远距离空地一体的输送在我*是第一次——
首先讲风险。歼轰-7飞机刚定型,还未进行过远距离跨国机动的考验。一旦有故障,备降、语言不通、保障不方便都会给演习任务带来影响。
其次是综合保障。我新型战机首次远程境外伴随保障,这标志着我空*航空维修保障实现新突破。
第三,复杂天气条件下出动对执行任务带来的困难。天气复杂,穿越新西伯利亚时,飞机爬升到1.1万米,对流云、雷雨等危险天气较多,早晨轻雾,中午前后不稳定的危险天气发展较快。
第四,综合检验了部队的远程机动能力、战斗力水平以及和指挥部门的协调等能力。这么多装备、人员、飞机、保障设施怎么样输送、空转、地转,如何安排好现有运力,一个细节协调不好就会影响全局。
一到沙戈尔机场的内场,触目所及全是年轻帅气的俄罗斯小伙子。这里有两栋4层的楼是给中方参演部队的。一栋是干部住的,全是8人间,有卫生间,衣帽间,其间隔开了4人一小间,有专门的洗澡间、娱乐室等,空*战斗群还特地装了一部国际长途电话。一栋是士兵住的,一间就可容纳50多人,床紧挨着床,很热闹,每间屋子都有音响,休息期间放着热情奔放的俄罗斯音乐。
我们活动范围很小,仅包括楼前、食堂和操场,边上有俄士兵站岗,不允许过界。800多人挤在这么狭小的空间,还不时有俄学员来凑热闹。两片树荫下的休息区成了物资交换区,最高的纪录是拿1元人民币换了100卢布。
8月4日 星期六 晴有雷雨
领航员与领航员之间的握手
空降兵的晨会7点开始。他们的大帐篷从昨天就开始搭,里面摆了一面大屏幕,旁边各有一只钟,一个显示天文时间,一个显示作战时间,另一侧是“空降兵参加实兵演练计划图”,对面是此次空转、地转的图,中间摆了个大沙盘,绿草茵茵的,大飞机、直升机、空降的伞兵、地面的装甲战车很逼真。
我们吃过早饭9点去机场。我喜欢沙戈尔机场,觉得这里的天格外高远,清晨时飞机拉的白烟纵横交错,四周全是树林,跑道旁的草坪上开满了*、白、红、紫的小花。草坪上两台雷达车,雷达天线在不停地转运,还有20多架安-26和图-134、十几架墨绿色的直升机。
塔台是专门为此次联合*演刚刚